輔助犬OBA退休活動 活動專文

Oba 的陪伴,讓我們不再害怕告別

受訪者|黃文萱 採訪撰文|王君瑭 編輯整理|林怡吟


「原本以為只是肚子痛,結果一檢查,醫生告訴我媽媽是大腸癌擴散,只剩下 6 個月的生命……。」黃文萱一開口,仍忍不住哽咽,「我安排了標靶、基因治療……想找出各種可能治好媽媽的方法,但媽媽卻跟我說:『我不會好了,我想走安寧緩和治療。』」儘管媽媽語氣平靜,文萱卻崩潰了。

最痛的愛,成全與不捨的拉扯

「除了睡覺和陪媽媽的時間,我幾乎都在哭。我知道她怕痛不想再治療下去 了,但我也怕因為我的自私,讓她多受一分折磨……」文萱坦言,自己對安寧病房的印象,就是「等死」,答應轉安寧病房,像是她放棄了媽媽,這讓她陷入深深的自責。而過去樂觀、活力十足的媽媽,也慢慢變得沈默寡言。進安寧病房的第一天,媽媽說:「我就會在這裡走了吧,對不起我沒把自己照顧好,本來應該是媽媽照顧妳才對……」

越冷靜的病人,往往越需要關懷 大德病房的護理師們明白,看似對生死坦然的人,其實內心藏著更深的情緒。她們除了細心照顧黃媽媽身體不適的症狀,也安排輔助犬 Oba 來陪伴她。

Oba 彷彿能感應媽媽的不安與身體狀況,小心翼翼地避開小腸造口處,輕輕靠在她身旁,用溫柔的眼神望著她。「牠好像能理解我的感受……」黃媽媽第一次在病房裡露出一絲笑容,Oba 的靈性與安靜陪伴,讓母女倆的心都慢慢鬆動了。

牠的陪伴,讓封閉的心重新打開

Oba 來訪的次數越多,媽媽的變化也越來越明顯。從最初只是安靜地撫摸 Oba,到後來主動開口與牠說話、傾訴,Oba 像是一位知心的朋友,不會說話,卻總能穩穩地接住情緒。有天,文萱驚訝地看見媽媽笑了,「原來我還會笑,我以為我早就忘了怎麼笑了……」媽媽說。

那一刻,文萱淚流滿面:「我才明白,原來一開始說要住進安寧病房的媽媽,並不是因為看得開,而是怕拖累我。其實她才是最放不下我的那一個人。」

Oba 不只是療癒,更打開了對話與道愛的門 在 Oba 的陪伴下,媽媽和女兒不再把情緒藏在心裡。文萱開始學會放手,而媽媽則開始懂得用時間來好好道謝、道歉、道愛。

「Oba 像是媽媽心聲的代言人。很多媽媽不好意思說出口的話,牠都幫忙傳遞出來了。媽媽也常說:『是 Oba 教會我什麼是安寧,把原本擔心害怕的時間,變成好好說再見的時光。原來生命,也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。』」

我們都別再自責了

文萱也說:「Oba 不只守望著媽媽,也支撐了我。牠讓我們都知道,愛是可以用另一種方式留下來的。我們都別再自責了。」

黃媽媽看到Oba的燦爛笑容

最後,文萱完成媽媽的心願,帶她回到熟悉的家,在親人陪伴下安穩離世。告別式上,最觸動人心的畫面,是黃媽媽與 Oba 一起大笑的那張照片,笑容溫暖燦爛。

或許死亡無法避免,但愛與陪伴,能讓離別不再那麼孤單與害怕。

財團法人大德安寧療護發展基金會

Dah-Der Hospice & Palliative Care Foundation

會址:(112)臺北市北投區石牌路2段201號21樓

電話:(02)2875-7698

傳真:(02)2875-7857

電子郵件:dahder211@gmail.com

Copyright © 2017 財團法人大德安寧療護發展基金會